当前位置: 首页 > 医疗版 > 症状 > X > 消渴
编号:10527225
糖尿病(消渴)及糖尿病足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5年1月30日 杏林在线
     来源:三九健康网 邱炳琳医师

    一、前言:

    据医学报告的统计,糖尿病患者的数目,在最近三十年来增加了三十倍。这个惊人的成长,使糖尿病正式挤入十大代表性国民病之列。

    糖尿病本身虽没有太大的危险性,但其所引起的并发症,却往往相当可怕。

    二、糖尿病(消渴)名词的形成:

    内经首先提出「消渴」的病名,又称为「消瘅」,后来才改成「糖尿病」。这个名词并不是在医学研究时提出的,而是透过社会大众的宣传,逐渐形成的。近来都另外提出了「高血糖」的说法,因为尿中含糖并不见得是糖尿病,血糖值的高低,才是诊断糖尿病的关键。

    中医药文献虽然没有「糖尿病」病名,但根据糖尿病的临床表现,如多食、多饮、多尿等「三多」症,与中医学「消渴病」的临床表现则是一致的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三、临证分型:

    (一)上消

    (1)主证:燥热伤肺证

    (2)变证:

    <1>肺胃燥热,气阴两伤证

    <2>肺胃湿热证

    <3>肺肾合病,金水两虚证

    <4>心热移肺,气营耗伤证

    (二)中消

    (1)主证:胃热消中证

    (2)变证:

    <1>阳明实热燥结证
, 百拇医药
    <2>胃火伤阴证

    <3>脾蕴湿热证

    <4>胃肾气阴两伤证

    <5>脾阴不足证

    <6>脾气虚损证

    (三)下消

    (1)主证:肾阴虚亏证

    (2)变证:

    <1>肾虚火旺刑金证

    <2>阴虚及阳,肾气虚衰证

    <3>肝肾阴虚阳亢证

    <4>下焦湿热证
, 百拇医药
    <5>血瘀气滞,气阴两伤证

    <6>肾消阴竭强中证

    四、证治分类:

    (一)上消病证分型论治

    (1)主证:燥热伤肺证

    临床表现:烦渴多饮,随饮随渴,无身热汗出,饮食一般,口舌干燥,尿量频多,舌边赤红,舌苔薄黄,脉洪数。

    治法:清热润燥,生津止渴。

    方药:消渴方加减

    (2)变证:

    <1>肺胃燥热,气阴两伤证

, 百拇医药     临床表现:烦渴引饮,消谷善饥,小便频数量多,尿色混黄,口干舌燥,身体渐瘦,伴见神疲,气短,自汗,舌红苔少,脉滑数,细按无力。

    治法:清热生津止渴,气阴双补

    方药:白虎加人蔘汤加减

    <2>肺胃湿热证

    临床表现:口渴引饮,易饥,溲频如米泔水,三多症状尤以烦渴引饮为着,或伴见面部浮肿,或身肿,舌苔黄腻,脉数大,或滑数。

    治法:清解肺胃湿热

    方药:清肺饮加减

    <3>肺肾合病,金水两虚证

    临床表现:口渴心烦,咽燥鼻干喜饮,小便频多,神疲气短,乏力,腰膝酸软,梦遗滑精,潮热盗汗,夜半咽干为甚,舌苔少而干,脉见细数无力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治法:双补肺肾,兼清肺肾虚热。

    方药:百合固金汤加减

    <4>心热移肺,气营耗伤证

    临床表现:烦渴引饮,小溲频多,形体消瘦,兼见心悸,怔忡,失眠,小便黄赤,唇红咽干,或兼烦热,或潮红,舌边尖红苔少,脉细数。

    治法:清心润肺,生津益气。

    方药:麦门冬饮子加减

    (二)中消病证分型论

    (1)主证:胃热消中证

    临床表现:多食易饥,口渴多饮,小便频数量多,烦热汗出,形体消瘦,或有大便秘结,舌苔黄燥,脉滑实有力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治法:清胃泻火,滋水润燥。

    方药:白虎汤和玉女煎加减

    (2)变证:

    <1>阳明实热燥结证

    临床表现:多食善饥,饮食无度,口臭,形体消瘦,渴喜冷饮,胃中痞满嘈杂,烦燥昏闷,口干唇焦,大便燥结,口舌溃烂,牙龈肿痛,舌苔黄厚而燥。

    治法:泄热通腑,以救胃津。

    方药:调胃承气汤合知母散

    <2>胃火伤阴证

    临床表现:多食易饥,口渴多饮,形瘦,小便频数,久则发展为知饥少食,兼见鼻燥咽干,唇焦,干咳少痰,胸闷气短,苔薄质红而干,脉见细数。

    治法:清泄胃火兼以养阴

    方药:竹叶石膏汤加减

    <3>脾蕴湿热证

    临床表现:消谷善饥,或仅有饥饿感,口甜,烦渴引饮,嗜食冷物,胸腹满闷,舌苔黄腻,脉滑数。

    治法:清热化湿

    方药:兰香饮子加减, 百拇医药